>

曲江新区:让历史地标成为“穿越之门” -澳门沙金app下载安装

漫步西安城墙,在俯瞰现代都市风貌中倾听历史跫音;打卡易俗社文化街区,领略古老秦腔与现代时尚踫撞出的无穷魅力;品尝陕菜老字号,感受传承千年的秦地风味;置身大唐芙蓉园,在唐风唐韵中做回唐朝人……

11月23日,“‘一带一路’看陕西 十年征程再出发——第七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曲江新区运营管理的西安历史文化地标,踏入“穿越”古今的时空之门,体验十三朝古都的全新魅力。

城墙故事历久弥新

从历史的斑驳中不断蜕变的西安城墙,已度过了1400多个年华。近年来,在曲江新区的创新经营下,西安城墙拂去沧桑,再迎青春。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代582年,全长13.74公里,是我国目前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西安的城市标志和象征。

西安城墙景区工作人员杨楚悦介绍,曲江新区运营西安城墙以来,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方针,加大对城墙本体的保护修缮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如今,西安城墙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富有城墙特色的预防性保护体系。

图片1

“为全面、及时掌握城墙各项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应对,西安城墙设置了3000余个文物变形监测点,并完成了1027个监控图像数据接入信息中心,率先在全国创造性地摸索总结出文物本体安全四色分级预警体系,并结合定期研判会,使得管理者对城墙的变化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杨楚悦说。

西安城墙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挖掘景区文化内核。

2009年5月,西安城墙整体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城墙由观光型的历史文化景区向体验型的复合人文景区转变;2014年,西安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对外开放;2018年,西安城墙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西安城墙景区位列其中……

杨楚悦介绍,近年来,西安城墙开展了西安城墙新春灯会、西安城墙古城全球征春联、西安城墙国际音乐节、大唐风筝荟、城墙夜跑等各类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我们策划推出再现盛唐最高礼仪和大国风貌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完美演绎了盛世长安的华彩乐章,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沉浸式领略大唐盛世的恢弘气魄。”杨楚悦说,“我们还借助新媒体平台、数字技术、‘互联网 ’,策划推出了金甲武士、盛唐天团等一大批景区特有文创,并在此基础上持续输出主题cg动画视频、数字藏品及各类文创衍生品,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双提升。”

今年1至8月,西安城墙吸引客流549万人,同比2022年增长734%,同比2019年增长42%。旅游收入2.5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754%,同比2019年增长53%。

未来,西安城墙将继续平衡好古与今、新与旧、修与补的难题,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让西安的城墙故事历久弥新、常讲常新。

千年秦腔拥抱现代时尚

穿过易俗社大剧院,伴随着铿锵悠扬的秦腔曲调,一个以“街、坊、巷、院”为基础的多层次空间,逐渐展现全貌,游客们便进入了易俗社文化街区。

图片2

在街区里,漫步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戏曲文献、历史文物,让观者聆听易俗社的百年沧桑、一览秦腔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1912年,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是该社的宗旨,也正是“易俗”之意。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秦腔发展、戏曲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百余年过去,如今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以易俗社为中心,打造融秦腔艺术展演、中外戏剧交流、博物馆展示、戏曲教育传承、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不听秦腔不识陕,不到易俗不知秦”“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秦腔”是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愿景。

“我们街区将秦腔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热门ip‘秦小易’。同时,我们依托街区广场露天戏台,开展惠民秦腔演出,让年轻人来到这里感受秦腔的豪迈与震撼。”易俗社文化街区市场营销中心工作人员田瑞雪说。

田瑞雪介绍,为传承戏曲文化,易俗社文化街区与西一路小学合作,推动“戏曲进校园”,引导孩子们从小了解学习秦腔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研学项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大学生来到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亲手画脸谱、看皮影、听秦腔,沉浸式感受戏曲魅力。

与此同时,易俗社文化街区打造西安人的怀旧空间——“东邦哥”主题街区,还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西安风情。

此外,街区还增添了万豪moxy秦腔主题酒店、星巴克、茶话弄、胡桃里、火凤祥火锅等商业配套,丰富了游客打卡体验。

目前,街区游客接待总量超千万人次。东邦哥复古街区游客接待总量超300万人次,研学接待总量超5万人次。另外,街区每周末以及节假日在方言广场戏台都有免费的秦腔惠民演出,每年约1000余场。

老字号重现昔日荣光

陕西沃野千里、粮产丰富,孕育出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陕菜。陕菜又称秦菜,历经几千年的积淀,依然绽放着新的光华。

1929年诞生的西安饭庄,经过近百年的传承,已成为“三秦饮食文化的地标”、中华老字号,以及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图片3

位于西安饭庄(总店)的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陕菜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共900多平方米,分为展陈区、研学区和文创区,以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陕菜的发展历史、风味特色、代表菜品等,向食客展示丰富多彩的陕西饮食文化,以及辉煌灿烂的陕西历史文化,是集参观游览、品尝体验、研学求知、文化体验、非遗传承等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陕菜博物馆旨在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陕菜的前世今生,我们用现代光影艺术,对陕西餐饮文化、古都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西安饭庄总店店长康佳表示,“博物馆设立研学工坊,展现陕菜非遗大师现场制作陕菜。博物馆的文创区则是为了让参观者把‘陕味’带回家而设立。”

在陕菜博物馆内可以看到,食客在等餐时,可通过精彩的互动画面观看陕菜技艺,再免费品一口西安饭庄的黄桂稠酒、闻一闻陕菜调料的独特风味。“通过参观陕菜博物馆,我了解了中国最有文化、最有故事的陕菜,其中‘烧尾宴’等宴席更让人大开眼界,不得不感叹陕菜‘大度、大气、大俗、大雅’的气质和魅力。”西安市民张先生感慨,陕菜的兼容并蓄、历久弥新让人印象深刻。

建设陕菜博物馆只是曲江新区传承陕菜文化、复兴老字号的举措之一。

曾经的东大街,老字号云集。后来随着城市改造,一些老字号渐渐淡出视野。曲江新区打造易俗社文化街区,重举老字号复兴大旗,让隶属于曲江新区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的十个西安老字号,集结于文化街区。如今,老字号已经成为带动街区经济的新引擎。

老字号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也是人们生活记忆的载体。近年来,曲江新区持续恢复中华老字号,推动老字号门店数量增长、环境优化、服务提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唐“潮”遇上黑科技

今年5月18日,伴随着礼乐和鸣,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各国元首陆续抵达大唐芙蓉园。在这里,西安以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接贵宾,展现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图片4

当时,“大唐盛礼”一时间刷屏社交媒体,让曲江新区文旅特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传播。如今,暮色中的大唐芙蓉园,依然楼阁巍峨、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一派盛唐风貌。身着汉服行走在大唐芙蓉园的“世家小姐”和“翩翩公子”们,组成了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样的唐风唐韵,离不开现代黑科技的加持。

近年来,曲江新区聚焦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文化产业创新赛道上全力奔跑。“大唐芙蓉园内智慧导览亭、智慧商店等随处可见,我们还将传统演艺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开展全新演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白露表示。

唐代宫廷燕乐《鼓》,即是大唐芙蓉园内唐朝景观遇上现代黑科技的典范。在绚烂黑科技的加持下,节目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进行包装,通过全新的编曲和兼具故事性与娱乐性的方式进行呈现,营造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从2019年起,大唐芙蓉园就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市场营销、安全应急(应急响应)三大体系,通过“数字指挥中心建设、电子自助售票入园系统、智慧导讲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智慧无人便利店、热成像测温系统”等多种智慧化举措,打造出售、检、游无现金支付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新体验。同时,大唐芙蓉园利用大数据搭建自主游客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景区智慧化管理、网络化营销、智能化服务。

今年“五一”,大唐芙蓉园演艺再上新:《芙蓉画中游》以“画中人”的方式,演绎了十余组唐朝生活场景,再现了《树下仕女图》《宴饮图》《捣练图》等古画。

陆续推出的演艺上新,尽显盛唐风华。提及不断推陈出新的灵感来源,白露表示:“我们以讲好中国故事和传递中国声音为根本,让深厚的文化沉淀与新科技、新创意融合,并结合时下热点进行创新。”今后,大唐芙蓉园将进一步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持续增强群众游玩体验,讲好“唐潮”故事、中国故事。(吴军礼)

来源:  责任编辑:邹钰坤

网站地图